单氏文化

单氏文化

当前位置 : 首 页>单氏资讯 > 单氏文化

5位庄稼汉镢头挖出了童话

本站  2014/12/23 20:34:53  浏览量:

 

    2003年1月19日,我省眉县5位农民一镢头挖出了27件青铜器国宝,并因护宝有功当选“2003年度中国杰出文化人物”。今年11月26日~12月5日,省文物局专门组织他们赴欧洲考察文化遗产。5位庄稼汉的奇特经历,就像迷人的童话,但他们的经历比童话中的主人公更神奇—— 

  核心人物 

  眉县马家镇杨家村村民 

  王宁贤(51岁)、王勤宁(46岁)、王明锁(47岁)、王拉乾(47岁)、张勤辉(47岁) 

  事件回放 

  2003年1月19日,眉县马家镇杨家村村民王宁贤、王勤宁、王明锁、王拉乾、张勤辉在村后的半坡上挖土时,挖出了27件精美绝伦的西周青铜器。 

  重器出土引起国家高层密切关注,国家领导人专门作出批示,称之为“旷世国宝”要妥为藏处,学界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5位农民因护宝有功得到国家重奖,成为“国家珍贵文物保护功臣”,他们与巴金、王蒙、张艺谋等大腕共同当选为“2003年度中国杰出文化人物”,开创了农民当选中国“杰出文化人物”的先例。有人预言:在未来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史上,一定会铭刻上他们的名字。 

  也许是世界太枯燥了,上天总会创造出一些美妙的童话来让人间变得精彩。 

  这回童话故事的主角不是英俊潇洒的王子和美丽动人的公主,而是关中农村5位最普通最老实的庄稼汉:王宁贤、王勤宁、王明锁、王拉乾、张勤辉。 

  2003年1月19日,5位农民无意间的挥镢一刨,就刨出了27件精美绝伦的青铜器国宝,刨出了中华民族一段辉煌的历史! 

  在此之前,他们不会引起你任何的注意。而现在,很多人都希望得到他们的签名,甚至很想摸一摸那几双长满厚茧的手。也许,这双手会带给你好运。 

  去年国外的一场拍卖会上,中国的一件青铜器就拍出了900多万美金的天价。5位农民一挖就是27件,而且大部分都是国宝,根本无法用金钱衡量! 

  护宝农民出国考察历史头一遭 

  在很多人印象中,出国考察本是领导们的事,可这回不一样了,护宝农民成了主角。 

  2004年11月26日~12月5日,省文物局以5位农民为主体,组成了陕西省文物局欧洲文物保护交流团,由宝鸡市文物局局长张润棠带队前往意大利、法国,参观考察当地有名的文化遗产地和著名的博物馆。 

  派护宝农民出国考察,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不仅中国人觉得新鲜,连老外也觉得好奇,甚至怀疑起它的真实性来。 

  农民出国考察博物馆和文化遗产?这可从来没遇到过。到底给他们发不发签证,意大利驻华使馆一时“拿捏不定”,慎之又慎。他们似乎不相信中国农民的文化觉悟有这么高。据说使馆还为此专门召开了一个会议研究这一问题。 

  在得到有关部门的证明后,签证最后顺利地发了,是在老外赞许与羡慕的眼神中拿出来的。 

  5位农民论中西方文化差异 

  在欧洲短短10天,5位护宝农民吃腻了西餐,看饱了博物馆。 

  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巴黎,这些世界知名的历史文化古城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当这些中国农民漫步在浪漫时尚的香榭丽舍大街上,你可以想象,这是一种何等的风情。蒙娜丽莎、维纳斯、大卫……当这些字眼能从“土得掉渣”的农民嘴中冒出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改变。 

  在参观过程中,他们时常还会冒出几句精辟的论断,让人刮目相看。 

  “欧洲是用石头记事的,中国是用青铜器记事的。”王明锁一句话,道出了东西方文化在传承中一个巨大的差别。 

  “到欧洲就是看教堂,咱中国是看庙。”“欧洲的教堂都在市内,中国的寺庙多在深山老林里。” 

  在触摸陌生的欧洲文明时,护宝农民表现出敏锐的洞悉力,并且表达非常干净、简练。他们的感悟更质朴、更纯粹、更直接。 

  王勤宁感叹道:“你看罗马人把这些文化遗产保护得这么好,这就成了人家的财富了,人家就是靠这赚外国人的钱呢!”王拉乾插嘴说:“我对欧洲的雕塑印象最深,咱中国的雕塑都太简单了,就像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5位护宝农民不自觉地修正了不少概念。以前他们称“石像”,现在改口为“雕塑”;“大货”(眉县当地村民对珍贵文物的一种称谓)也已变成了“文化遗产”。也许这种改变连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他们不是进大观园的刘姥姥 

  当他们徜徉在卢浮宫、凡尔赛宫这些艺术殿堂时,刹那间,我突然发现他们的脚步沉稳了许多,就像在自家的田间地头走一样!他们的面色非常平和,脸上的皮肤并没有因为周围全是老外而绷得紧紧的。这真是一个绝妙的细节。更何况,在这里,他们自己才是“老外”。 

  还记得今年年初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的时候,面对宏伟的建筑,5位农民的脚步战战兢兢,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既好奇又害怕。文化的神圣给了他们强大的压迫感,让他们自卑、让他们不自信。他们现在已经适应了很多,心态也平缓了许多。他们不但没有了对文化的恐惧,而且已经开始学会享受文化。王宁贤还时不时地用学来的几个英语单词向其他人“卖弄”。 

  如果此前我们认为农民与文化无缘,那么现在就应该反思。农民与文化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社会是否提供给农民和文化接触的机会以及交流的渠道?我们是否应该探求一种机制来为他们创造这种机会。可以说,一个国家农民的文明程度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至少对中国如此。 

  从本质上讲,这次出国考察是国家对护宝农民进行奖励的一种延伸,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奖励。可以说,护宝农民的故事在这里达到了高潮。这既是纪念,也是总结,同时,也是反思的时候。 

  从去年春节国家第一次派人到他们家里慰问到现在,发生在5位农民身上的稀奇事就不少。可以说,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点都不过分。 

  第一次拿那么多的奖金、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去北京、第一次住星级宾馆、第一次用抽水马桶、第一次剪彩、第一次见那么多大官、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领奖、第一次被记者们疯狂围堵、第一次给粗糙的脸化妆、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做节目、第一次和白岩松对话,第一次当选中国杰出文化人物、第一次出国,甚至第一次出卖自己的肖像权…… 

  这些经历对普通的农民来说,根本是无法想象的。而在那把镢头挖下去前,他们根本不会想到这一挖的分量。 

  在这样的一瞬间,他们将跨越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种巨大的落差、这种独特的心理体验、这种突如其来的兴奋与喜悦又有几个人能够享受? 

  回顾近两年来的经历,5位庄稼汉就像做了一个美妙的梦。 

  偶然因素可以改变你的人生 

  一个完全陌生的一切突然敞开了怀抱,面对巨大的改变,5位庄稼汉经历了从欣喜、紧张、缺乏自信,到适应、享受的全过程,他们的头脑很清楚,欣喜而未忘形,紧张而不慌乱,虽缺乏自信但不丧失人格。 

  当那些泛着“绿光”的青铜器尘封2000年后第一次与他们对视的时候。他们的心情怎样,旁人根本无法体会。 

  也许是激动,也许是战栗,也许是手足无措,也许是复杂的思想斗争。所有的一切只能有待于文学家们去想象去描述。王宁贤告诉我们,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交给国家心里踏实!”很干脆。 

  当然,他们后来专门买了几挂鞭炮,把内心的欣喜好好地释放了出来。 

  当首次进北京城时,为了怕城里人笑话,他们每个人都把自己收拾得利利落落,专门订做了西装,平时舍不得穿的皮鞋也擦得干干净净。张勤辉还专门拿了一部手机,尽管当时他还不会用。 

  在他们眼里,城里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尽管订做的西装不符合他们的气质,尽管穿的皮鞋很蹩脚,但他们不在乎,因为这是给别人看的,而不是让自己舒服的。 

  面对众多记者的镜头时,被乡亲们誉为“见多识广”的王明锁也变得结巴起来,并且不停地擦汗,尽管当时天气还很凉爽。 

  回顾起当时的窘迫与紧张,5位农民总是憨憨地笑。 

  他们常以一种幽默的心态去调侃、化解紧张的情绪。在中央电视台做完节目后,王宁贤笑着说:“这做一个节目,鼓的劲比拉一车土还累。”张勤辉则端着咖啡说:“这咖啡就像咱屋里的搅团糊了的味道一样。” 

  幽默是人类智慧的表现,幽默给了他们力量。 

  前不久,王明锁等人应邀到宝鸡市一所学院做报告,面对上千名师生,他们侃侃而谈,而且很专业,很煽情。他们已经熟悉了面对陌生的人群,并学会了用一定的表达方式去沟通。在为大家签名时,他们的手再也不会颤抖,而且很熟练,并有一种美感。 

  你所面对的好像不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而是一个天才的演讲者。 

  护宝农民经历了人生中太多的“第一次”,浓缩了别人几辈子也许都无法实现的梦想,它集中了人类最大胆、最自由、最优秀、最浪漫的幻想。我宁愿认为这是作家笔下一个美妙的童话。 

  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后,护宝农民已经和以前的他们大不一样了,他们的阅历本身已成为滋养他们的财富。他们成为了具有一定社会视野和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而这种转变并不需要多长的时间。 

  事实证明,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一个偶然的因素也可以将你的人生改变。 

  是童话不是神话 

  我总在想,为什么别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5位农民却是梦想成真? 

  很多人认为这是护宝农民得了“福报”,“有福不在忙,无福忙断肠”。但我以为,世界虽然公平,但总是缺少一些东西。在现实世界里,善良不总是能战胜邪恶,梦想也不总是能够成真。王勤宁认为,他们的经历归根到底是“命运天注定”。 

  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偶然事件引起的必然现象而已。它是一个童话,但绝不是神话。 

  中国的黄土埋宝贝,这是祖先赋予我们的恩赐。出土文物是必然的,但什么时候出,由什么人挖出来却是偶然的。 

  也许,正是社会太需要这种护宝的行为,政府才对他们大加褒扬,毕竟我们的很多文物被盗被抢流失他乡;也许,正是他们挖出的宝贝非常珍贵,而他们的身份又非常普通,这种巨大的反差才让媒体如此火热;也许,正是他们拥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很多部门、单位才充分地挖掘起他们的经济价值来……社会的需要,决定了护宝农民的“被需要”。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公众对来自民间的声音也愈发尊重,而小人物的奇特命运,又常常容易激发起大家的兴趣。 

  从本质上说,护宝农民其实只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是任何一个中国公民都应尽到的义务。因为环境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反而造就了他们的“辉煌”和“不普通”。 

  他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他们的身份还是农民,他们的根还在农村。他们的命运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顶多是增加了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社会对他们的尊重与恩宠,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赋予他们超常人的力量。 

  然而有些人指望利用他们去赚取利润,也有些人指望靠他们去带动一方经济,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童话可以欣赏,但不能消费。在现阶段下,护宝农民对社会的价值主要还是公益性的、社会性的,而不是商业性的。 

  护宝农民的“成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社会各方面对他们的需求逐渐将他们推向了高潮。 

  但社会各方对他们的态度及宽容度却千差万别。尊重者有之,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5位农民兄弟的体会可谓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很巧,就在他们挖出国宝之后不久,村里的戏台被烧了,原本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被生硬地拉在了一起,罪过记在了他们的头上。当地的一些村民认为,他们挖断了村里风水。护宝农民愤愤不平地质问:“我招谁惹谁了?” 

  护宝农民的经历也是社会的财富,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宽容。 

  用平常心态对待“名人” 

  他们虽然进了城,尝试了城市人的生活,但他们不是以民工的身份,而是以名人的架势。两年来,护宝农民认为他们得到的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了名了,不管走到哪,人人都知道,成了名人了。 

  王勤宁说:“当名人好啊,人人都想当。”名人自然有名人的好处,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对“炫耀”和“虚名”有着天然的诉求,这是人的天性,无可厚非。我所关心的是,他们会采取什么样的渠道和措施去实现它。 

  出了国,眼界宽了,他们也似乎对现状不是十分满意了。听说他们几个人想联手开家文物复制公司经商。但据我了解,他们这还只是想法,他们根本不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来做,他们还很模糊,甚至连复制和仿制的概念还没搞清。想挣钱没什么不好,他们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但这一切都应该有一个适合他们的渠道。 

  我有时在想,如果有一天,护宝农民突然失去了社会对他们的关注,他们的知名度已不足以再让社会兴奋的时候,他们该怎么办?他们是否还能适应原来的生活,或者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适应。 

  美丽的欧罗巴,静谧的杨家村。 

  在东西方的两个极点之间,5位庄稼汉度过了一个轮回。 

  他们最终落到了起点———黄土地上的杨家村。尽管他们每次都以不同的形式走出这个村子,但最终还是走了回来。 

  梦总要醒,宴总会散;就像风筝,不管飞得多高,只要那根线永远存在,它就要回到地面。现实和梦想之间,总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童话永远是童话! 

  像很多童话的结局一样,主人公“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愿这5位可爱的农民也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