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氏名人

单氏名人

当前位置 : 首 页>单氏资讯 > 单氏名人

单秋里:情定“文房四宝” 突破产业格局

本站  2019/1/6 17:58:31  浏览量: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千百年来,人们用它书写历史,传承经典。而安徽更是宣笔、徽墨、宣纸、歙砚的原产地,自古就以“四宝”齐全著称于世,如今“中华老字号”中也不乏安徽文房四宝的身影。

   尽管拥有“金字招牌”,可老字号们的生存困境依然是当下不可回避的现实。如何突破藩篱,使安徽文房四宝重新焕发生机?一次与业内人士的深谈之后,安徽徽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单秋里对安徽文房四宝产业发展兴致浓厚。


    对于这个生于皖北的汉子而言,成长于皖南的文房四宝似有一股“魔力”,让他毫不迟疑地就将之视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文化需要传承,文房四宝是文化和历史的承载者,她本身的发展也是中华文化流传延续的一种无言的证明,作为一个安徽人,振兴安徽文房四宝产业发展值得我去为之努力奋斗。”

  30多年经商之路的探索,他的人生充满机缘和巧合,他笑言有太多“没想到”。被“逼”进入房地产开发行业,没想到赶上中国房地产开发的翻滚热潮,进而为集团发展积累厚实基础;2013年他投资6000万元参股了颍上县农村商业银行,成为颍上县农商行股东并担任该行董事职务,“没想到”又赶上农商行纷纷“闯关”上市的当口,他的一次看似“无心插柳”的投资恰到好处的精准;2010年,他将公司总部从阜阳太和迁至合肥,并注册成立了安徽徽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从而将之缔造为集金融投资、房地产、文化、健康等产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企业集团,这次“没想到”的是又赶上了合肥的高速发展,再一次让他感受到了站在“风口”的充盈和喜悦。



如今,在其他产业早已步入正轨之时,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将安徽文房四宝产业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他将集团投资的位于合肥市蒙城北路与魏武路交叉口的公司总部命名为“文房四宝大厦”,大厦整体面积约为两万平方米,未来这里将更好地呈现他对文房四宝产业发展的所有设想。


“文房四宝” 焕发新机


2018年8月17日,对于单秋里而言,这是个值得铭记一生的日子。

安徽省文房四宝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在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化产业板”鸣锣挂牌。一声脆响,身为公司董事长的单秋里和安徽省文房四宝协会会长、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的王云龙满脸笑意地站在台上,他们可能都没有想到,相识不过一年,却因为推动安徽文房四宝产业发展的共同初心“走”到了一起。


笔、墨、纸、砚自古便是用于书写的重要工具。资料显示,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自宋朝以来宣笔、徽墨、宣纸、歙砚重新定义了“文房四宝”,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捧。

在快速迭代的当下,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随着时代的变迁,文房四宝的使用范围和频次自然也在发生变化,尽管不少品牌都有“中华老字号”“安徽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光环加身,可没落的阴霾依旧挥之不去。

去年与文房四宝协会王云龙会长相识之后,单秋里经过多次实地考察,深刻理解“文化自信”内涵,义无反顾地选择重振文房四宝产业的发展。对他而言,重新打造文房四宝名片,既是一种责任担当,也是一种情怀使然。

“不少品牌都凝聚了几代人的努力,可仍有不少到现在还保留着家庭作坊的状态,生产制作环节也相当粗放,惨淡经营、销量下滑也是无可奈何的结果。”安徽文房四宝产业发展的现状“刺痛”了单秋里,尤其是亲眼看到不少品牌实际生产状况之后,他也不免困惑:工业化时代,如何在坚守传统的前提下,既鼓励匠心精神的延续又让品牌焕发生机?如何助力安徽文房四宝产业持续发展?

也正是在一次次的实际走访之后,单秋里坚定了决心,他要为安徽文房四宝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在这里安徽文房四宝品牌可以得到传承和发扬,在这里可以为需要资金的企业提供助力,在这里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资源。为此,安徽省文房四宝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应运而生,依托安徽省文房四宝协会的行业资源优势,拥有充分的安徽省文房四宝老字号和知名品牌资源整合能力,为的正是将安徽文房四宝产业整合成一艘“航母”,航行得更远、更安全、更有力量。


在此基础上,安徽省文房四宝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合作成立了深圳文交所文房四宝商务中心。结合深圳文交所的“艺术公馆、文产商城、掌柜艺拍、艺术投行”等特色创新模式,融合文化产业孵化、文化企业专项债等全产业链解决方案,文房四宝商务中心将不断整合文房四宝上下游产业资源,筹建安徽省文房四宝博物馆、艺术品展览中心、会展和论坛中心等,让文房四宝之光吸引世界目光的关注。在单秋里看来,他们更要全方位赋能文化产业,解决文化产业融资难、销售难、征信难的问题,为创造新的文化消费模式而努力。

成功登陆深圳文交所“文化产业板”也让单秋里看到了未来的诸多可能。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迅猛发展,金融资本与艺术资源的结合更加紧密,艺术金融化的探索之路正在形成。11月20日,深圳文交所文版通系统已上线运行,首批文版通产品同步上线交易。未来,单秋里也将在艺术品交易领域有所突破。

2018年8月17日,安徽省文房四宝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在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化产业板”鸣锣挂牌。


三个“没想到”


研读单秋里的人生经历,会发现“顺势而为”这个词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

而他也是个特别善于把握机遇的人,尽管人们常说机遇稍纵即逝,但他就是有能力将之掌控在手。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谋生,他成了一名大货车司机,不管是数九寒冬还是烈日炎炎,在路上都是一种常态。那时他经常从太和拉货运送至上海,往返一趟上海要四天时间,全靠他一个人不要命地干。

“每年的夏天车里估计得有50来度,真的太热了,几天时间我喝完了一斤茶叶提神”,年轻的时候总是有使不完的劲,所谓苦累都是通往未来的必经之路,所以单秋里也并不觉得有多苦。正是这段经历影响了他未来的诸多选择。

令太和县名声在外的正是当地的医药产业发展,从跑单帮的“药贩子”到构建起现代医药产业,太和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而当地浓厚的商业氛围也让经商的种子植入了单秋里心底,尽管当时他已经在当地机关单位工作,可是下海经商的选择并没有让他纠结太久,重拾老本行跑运输做煤炭贸易成为他的第一个尝试——从河南贩运煤炭,经太和运输到江浙等地,这一行他干了整整八年。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单秋里也在不经意间体会到悄然而至的新安排。按他的话说,2001年进入房地产行业“纯属意外”,他“没想到”自己就这么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更没想到自己一进入就赶上了中国房地产发展的“黄金时代”。

原来,他当时给当地某家房地产公司供货,可对方却欠了他100多万的货款,企业没有钱给他,于是将一块尚未付款的的土地开发权转给了他,51亩土地成为他在当地开发的第一站。那时候他是一点点房地产开发的经验都没有,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这段经历也被他形容为“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被“逼上梁山”的他只能硬着头皮干。

“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勇气可嘉,没经验就这么干起来了,”开弓没有回头箭,单秋里边学习摸索边勇往直前,可是现实还是给了他当头一棒。由于种种原因,开盘之后并没有想象中客户盈门的热闹场景,去库存之路异常痛苦。资金链陡然紧张,一家人的生活质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惨淡的时候他们一家三口一个星期只花了十块钱,单秋里记忆中那几乎是他人生中最窘迫的一段时光了。

好在生活总会在关上一扇窗的时候再给你打开一扇门,经过第一个项目的磨砺,单秋里在房地产开发的领域里渐入佳境。他不仅关注太和的发展,也将投资目光瞄向了不远处的颍上县。当时考虑到颍上县人口众多,当地房地产发展又方兴未艾,他相继投资了颍上县阳光花园、颍上县西城名苑等项目。由于前期对项目的选址有失误,单秋里并不是很满意自己的这些投资,可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颍上他得到了除房地产开发之外的另一个商业机会,而这个机会被他形容为“多年来最正确的一次投资”。


单秋里自小就对数字很“迷”,别误会,并不是痴迷,而是迷糊。可他“没想到”,自己却成了一家银行的股东。

2013年底,颍上县农村商业银行改制需要引入个人股东,单秋里投资了6000万元并成为该行的董事。

近两年来,农商行上市成为了银行业和资本圈内的一个热门话题,安徽多个农商行也“摩拳擦掌”,力争成为安徽农商行上市“第一股”。

作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省份,安徽在2014年底就将全省83家法人行社全面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而在2015年2月,安徽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鼓励通过IPO、重组等方式壮大资本实力,到2017年,每个市有1家以上农村商业银行上市或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截至今年6月27日,安徽省83家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在全省金融机构中率先超万亿元,达到10023.89亿元;贷款规模居全国农信系统第七位,较上年前进了1位。

频繁释放的各种利好也让单秋里喜上心头,农商行上市热潮可能会给他带来资产增值和变现的良好通道,更重要的是,成为一名银行的董事,也是对他个人品牌的“增信”。

而这种无形资产,恰恰是逐浪商海中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说前两个“没想到”是他顺利而为把握机遇的结果,那么第三个“没想到”更多的是其他人对单秋里的评价——所有人都没想到,他会将公司迁到合肥。


人要走出“舒适区”


2010年,单秋里将公司总部从阜阳太和迁至合肥,并注册成立了安徽徽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他将集团旗下多个产业板块进行整合,一个焕发生机的徽领实业在合肥开始了崭新的创业之旅。

对于单秋里的这个选择,亲朋好友都不甚理解:已过不惑之年,离开故土来合肥发展,图的到底是个什么?

可单秋里却一直觉得自己这个决定太晚了,如果再早个十年,他会有更多的机会“开疆拓土”,完善事业版图。

人要离开“舒适区”,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潜力可挖,到底有多少能量能够被激发。

“这个世界发展得比我想象中还要快,快到你可能还来不及对一个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竞争就已经从蓝海到红海了。所以要保持清醒、快速决策就需要对资源有更充分的占有,家乡当然好,但那里太舒适了,时间久了,人会不免松懈倦怠。”单秋里有时候也会反思自己的决策是不是太保守了,如果当年激进一点,早点来合肥发展,也许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

尤其是每每到合肥滨湖新区之时,这个念头就会更强烈。

他多次来到合肥,看着这片区域从无到有,从初步开发到现在规划日趋完善,可他却没有机会在此之上完成自己的“作品”,心中的失意已非遗憾可以形容。

“人的成就肯定是和平台密切相关的,站在不一样的平台上,人能看得更高更远。” 单秋里从来都觉得,人的选择和年龄无关,和梦想有关。所以不管什么时候,如果他认为有价值有意义,他都会去努力尝试,不留遗憾。对于自己力排众议来合肥发展,单秋里为的正是向新的人生旅程发起挑战——不问输赢,只求突破。


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单秋里也很热心于慈善事业,连续多年资助失学儿童,为家乡修桥铺路,为单氏宗亲贫困家庭提供资助,累计资助的人员达100多人,累计捐款捐物达500多万元;他也连续多年被政府评为“博爱”“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去年还被太和县评为“太和好人”;2014年8月1日,中华单氏安徽宗亲会成立,他被一致推选为安徽宗亲会会长。就在记者采访当天,他还将单氏宗亲会的会徽别在衣领处,对于他来说,这个会长的含义是与众不同的。

单秋里出生于阜阳市太和县蔡庙镇后单村,父亲曾告诉他家里是一路从山东逃荒落户至此,一路走来遇到过很多的困难,但也得到过很多帮助,所以从儿时起,就让他牢记要将“善根”植于心中,恰巧“单”与“善”同音,他更将之视为人生的一种缘分。

“徽领集团是要做百年企业,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永存的根本,公司的企业文化就是‘大善文化’,善就是至善至美、‘开善花结善果’。每个人都应具备‘善心、善言、善行、善举’,就是发心要好,拥有一个好的想法,开口就是善言,动手就是善举!一个人,具备了善心,他内心就宁静和谐;一个人,善待他人,人际关系就产生和谐;一个人,善待万物,他与自然、社会就实现和谐!”单秋里的解读很平和,一如他当下的心态。

房地产等主业日臻成熟,现在他可以将大部分的精力投身到文化产业之中,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将安徽文房四宝产业推上一个新的平台,让这一散发匠人匠心气息的传统产业能够更好地与时俱进,既创新突破又保有自身特色,让传承得以延续。

既然路已经找到,就不能畏惧险阻,单秋里言辞坚定:文化产业这就是未来他要干的事业!


文|本刊记者 马园园  摄 | 姜朝洋   编辑 | 余宏博

摘自徽商杂志微信公众号,侵删)